打好这张“公园牌”,重庆这样做
▲船舶行驶在金色的江面上。谢智强 摄/视觉重庆
相较于更为大众熟知的“国家公园”,“国家文化公园”是一件新鲜事物。
简要回顾一下它的发展历程:2017年,我国首次提出“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,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”;2020年,“十四五”规划指出,“建设长城、大运河、长征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”;2022年初,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正式启动建设。
看似简单的“文化”二字,凸显出这个“公园”有别于以往的分量感。作为一个跨地域、多层次的文化复合体,国家文化公园与过去的自然保护区、遗址保护区等均不相同,它更具有超级文化工程的内涵和特征。
将目光聚焦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,可以从四个维度来读懂它的重要性。
“长江”的开放性。2022年,长江经济带GDP约达56万亿元,占全国46.3%。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涉及13个省(区、市),既与长江经济带有所重叠,又新纳入西藏、青海两地。它超越了狭义上的“公园”,开放是其鲜明的底色。
“国家”的整体性。目前在建的5个国家文化公园,除长江外,还有大运河、黄河、长征、长城4个。它们有一个核心共通点:中国最具辨识度的国家符号。以“国家”之名组团出道,打造顶流IP。
“文化”的多元性。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、夜郎文化,中游的荆楚文化、湖湘文化,下游的吴越文化、海派文化,多元文化交流互鉴、星光璀璨。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,在长江身上体现得格外明显。
“公园”的亲民性。不是将沿线景点雕琢成仅供汇报的“盆景”,更不是把公园变为脱离群众的“私家园林”,而是要串点成线、连线成片、集片成面,将公园打造成更加亲民、人人共享的文化景观带。
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,难在哪里?
跨区域协调机制有待加强。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所涉省(区、市)众多,建设范围广,加之各地资源禀赋不同、财政状况不一,若不能统筹规划、协调发展,而是各自为战的话,极易造成资源浪费,甚至破坏长江的自然与文化生态。
文化遗产利用理念需要更新。将文化遗产罩上“玻璃罩”,让普通观众难以亲近;把文化遗产视作“摇钱树”,过度开发……这些理念已不适合当前文旅市场的需求。文化遗产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资源,应被充分地活化利用。
公众参与度亟待提高。公众是公园建设的受益者,但在公园建设过程中的参与度还偏低。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基础,强化公众参与的主体意识,离不开创新体制机制。应赋予其更多的参与权、监督权,让公众成为真正的主人。
借着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“东风”,可探索以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,优化重庆长江沿线产业布局,开辟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。
机遇在前,如何把握?
增强先手意识,主动抢占高地。重庆市委、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,成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高位推动,加快推进建设实施方案和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工作,系统谋划建设项目270个。经过大力争取,重庆被列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7个重点建设区之一。
当前,重庆在库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,国家相关部委应加强政策扶持,加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中央预算内资金对重庆段的投入,对于重点地区、重点项目,更应给予重点关注和适当的政策资金倾斜。
增强精品意识,盘活文化资源。方向决定道路。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,核心目的是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”。于地方政府而言,要找准方向、精准发力。不应将项目简单粗暴地塞进国家文化公园的“篮子”里,更不能盲目上马。
对内,不能老是盯着自家那几个已成名的景点做文章,要善于“造景”,将过去一些容易被大众忽略的景点,做出新花样;对外,要充分结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等契机,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,讲好重庆故事。
比如,早在2020年,川渝两地的相关机构就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携手开展“考古中国”重大项目“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”,共同推进巴文化考古遗址公园建设,在“活化”资源上下足了功夫。
增强互动意识,激发民众热情。对普通市民来说,“怎么逛”国家文化公园,也成了一道新命题。除常规的打卡游之外,是否还可以走得更深入一点,把目光和脚步投向历史纵深处,让“公园”真正成为我们文化归属感的来源。
时代发展到今天,国家文化公园有很多种逛法。应当充分运用数字化、智能化为公园赋能,甚至可以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跟大运河、黄河等4个国家文化公园联通融合,让美丽江山“活”起来,在文旅市场“火”起来。
▲渝中半岛夜色迷人。龙帆 摄/视觉重庆
责编丨杜铠兵 冉苗俊
责校丨程正龙 戴赐霖(实习)
主播丨伏一晨
审核丨饶思锐
往期精彩内容
●主题教育如何走在前、作示范
●库区应如何强县,怎样富民?
●今天高考,最想说的三句话
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